学术活动

9001cc金沙首页第六届叙事学暑期高端研讨会暨叙事学中青年学者论坛通知

发布时间:2022-06-28  

为给广大叙事学研究者,特别是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提供学习叙事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平台,共同探讨叙事学领域的前沿话题,追踪学术热点,开拓学术视野,9001cc金沙首页跨学科叙事研究中心、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西方叙事学前沿理论的翻译与研究”(17ZDA281)与国际学术期刊Frontiers of Narrative Studies (ESCI收录)于2022年7月11-13日联合举办9001cc金沙首页第六届叙事学暑期高端研讨会暨叙事学中青年学者论坛(线上)。本届叙事学暑期高端研讨会主题为:

  1. 修辞叙事研究

  2. 语象叙事研究

  3. 物叙事研究

  4. 虚构性研究

  5. 历史叙事研究

  6. 叙事学史研究

  7. 叙事学本体论研究

 

9001cc金沙首页第六届年叙事学暑期高端研讨会日程

(中国·上海,2022711-13日)

 

 

研讨会为9001cc金沙首页跨学科叙事研究中心、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西方叙事学前沿理论的翻译与研究”(17ZDA281)、国际学术期刊Frontiers of Narrative Studies (ESCI收录)的学术公益活动,免收会务费。具体事宜安排如下:

1.会议时间:2022年7月11-13日

2.线下会议地点:9001cc金沙首页

3.会议平台:腾讯会议

4.联系人:袁欣悦,邮箱:xinyue418@sjtu.edu.cn ,手机: 13317058579

     何阚京,邮箱:kanj-he@stju.edu.cn ,手机: 15851802501

 

9001cc金沙首页

2022年6月25日

 

 

附:嘉宾简介和发言摘要

 

王安,四川大学9001cc金沙首页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及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理事,四川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国文学、文学理论与文学翻译。主持及主研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各类项目10余项,出版及合作出版专著(《语象叙事研究》、《空间叙事理论视阈中的纳博科夫小说研究》、《菲茨杰拉德学术史研究》)、译著(《哥尔德斯密斯传》、《霍普金斯文学理论和批评指南》、《爱默生:充满激情的思想家》)、教材(《美国短篇小说导读》)等10余部,获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优秀奖、四川大学先进个人等各类奖项10余项,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国外文学》、《俄罗斯文艺》、《英美文学研究论丛》、《四E:\Photos\9001cc金沙首页-王安.JPG川大学学报》等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

 

题目图像转向与语象叙事

摘要在图像转向的背景下,探讨词语与形象关系的语象叙事(ekphrasis)已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发言从以言及象(enargeia)、诗如画(ut pictura poesis)、语象竞争(paragone)、以言拟声(prosopopeia)等关键词出发,对语象叙事的定义、内容和性别政治等进行了讨论。

 

 

 

 

 

 

 

唐伟胜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叙事学及现当代英美文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学者(2006-2008),美国布朗大学富布赖特高级研究学者(2016-2017)。现任江西师范大学首席教授,入选“江西省双千人才计划”。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副会长,江西省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会长,叙事学分会会刊《叙事研究》执行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在StyleNeohelicon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外国文学评论》《外国语》《外国文学》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专著4部,译著3部,编著6部,教材5部。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省级社科项目共12项。

 

f343185c83945cb49030c15c3d0649f

题目物叙事理论建构和文本阐释之途

摘要物叙事关注物的叙述方式和内涵,因此需要建构物叙事研究体系,考察物视角对经典叙事理论的补充与拓展,同时积极展开文本的物叙事阐释。研究表明,物视角能有效拓展以往的叙事理论,使之更有解释力,同时可以广泛用于经典文本和当代文本的阐释实践,更深刻地理解这些文本的主题意蕴和叙事机理。

 

 

 

 

 

 

段枫,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教育部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上海市浦江学者,上海市曙光学者,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英文系副教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上海市哲社、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浦江人才、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项目等多个研究项目。成果见《外国文学评论》(5篇)、StyleNeohelicon,《外国文学研究》、《当代外国文学》、《国外文学》,《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等刊物,涉及叙事理论、库切研究、文学童话、绘画小说、犯罪小说等研究领域。

 

题目:作者和叙事资源—《威尔夫人显灵纪实》中的虚构性问题

摘要本发言以笛福《维尔夫人显灵纪实》为文本案例,针对这部被视为第一部英文短篇小说作品所采用的特殊叙事策略,特别是其“非虚构性宣称”(claims of factuality/non-fictionality),结合叙事理论界针对费伦叙事资源诗学体系的探讨,不但旨在挖掘这部作品对不同种类叙事资源的运用,也尝试考察在不同文类标签的影响下,叙事文学文本有可能展现出的开放性主题特征。

 

 

 

 

 

 

 

尚必武,9001cc金沙首页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Frontiers of Narrative Studies (ESCI)主编,Arcadia (A&HCI),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f Literature (A&HCI)、《外国文学研究》《当代外语研究》等期刊编委,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西方叙事学前沿理论的翻译与研究”首席专家,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叙事学、文学伦理学批评等领域的研究。

 

题目诗学、阐释,抑或工具箱?叙事学本体论的三种形态考辨

摘要受到多萝特·伯克等学者关于在时间轴线上定位叙事学及其发展路径的倡议之启发,本发言试图结合具体历史语境和批评气候的变化,从历时维度考辨叙事学本体论的三种形态,即具有诗学性质的叙事学、支持阐释的叙事学以及作为工具箱的叙事学。具有诗学性质的叙事学,聚焦叙事文类的形式,旨在建构叙事的普遍语法,不甘做阐释的女仆,无视对具体文本的意义解读。与之相对应,支持阐释的叙事学,将性别、政治、伦理、历史等因素纳入考量范畴,以语境化方式对具体文本展开叙事分析,旨在发现叙事形式背后的具体意义,实现了从对叙事文类的诗学建构到对具体文本的叙事阐释的范式转变。作为工具箱的叙事学,以丰富的叙事学概念与批评术语,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成为一种有效介入阐释以及其他领域的“有用”方法。在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新的叙事现象和叙事问题的不断出现、相关方法的持续引入以及叙事学自身向其他学科的快速渗透,叙事学势必呈现出愈加多元的特征,但诗学、阐释、工具箱稳固地构成了叙事学的三种形态。叙事学的诗学形态使之继续保持理论的生产性,实现对叙事总体结构与规律的把握;阐释形态使之有效地避免“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偏误倾向,能够在具体历史语境中解读具体叙事文本的意义与内涵,而工具箱形态赋予其较强的实用性,在服务于叙事文本阐释的同时,也实现了向其他学科领域的拓展,甚或扮演了一门服务性学科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叙事学三种形态的并存、融合与互补也是其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郎梦晨,9001cc金沙首页博士后研究员,英国约克大学英语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叙事学、虚构性理论、叙事伦理、作者理论、叙事与自我建构等。国际叙事学协会(ISSN)、欧洲叙事学协会(ENN)、英国与爱尔兰叙事研究协会(BIANS)成员,英国高等教育学院副研究员(AFHEA)。曾担任Literature CompassA&HCI)与国际叙事学年会匿名评审。连续多年参加国际叙事学年会并宣读论文。期刊论文见于StyleA&HCI)与Frontiers of Narrative StudiesESCI)。

 

题目超越体裁界限的修辞资源——修辞方法视角下的虚构性

摘要虚构性是当前叙事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话题。在众多关于虚构性的理论思潮中,以理查德·沃尔什、亨利克·斯考夫·尼尔森、詹姆斯·费伦等人为首的修辞方法虚构性理论后来居上,广受西方学界瞩目。传统虚构性理论通常将虚构叙事与事实性叙事相对立,试图从文本形式或文本表现层面解释虚构性;修辞方法则另辟蹊径,从交流行为层面入手,将虚构性视作严肃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修辞资源,并指出虚构性不只是小说、童话等传统虚构文类的独有特质,而是在各类严肃话语中都广为使用的交流手段。本发言详细梳理修辞方法虚构性理论的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着重辨析沃尔什、尼尔森与费伦三位学者虚构性定义之异同,考察该理论引发的学术争鸣,探讨该理论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以期向国内学界推介一种颇具影响力的新兴虚构性理论,进一步推动该理论的运用与发展,促进中外叙事学界在虚构性研究领域的对话。

 

 

李宛霖,北京大学英语系长聘副教授、研究员,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英语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19世纪美国文学、哥特文学、叙事学、电影改编等。出版英文专著Global Ambiguity in Nineteenth-Century American Gothic: A Study in Form, History, and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21),并在NarrativeA&HCI)、StyleA&HCI)、Journal of Narrative TheoryA&HCI)、《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国外文学》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文章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9世纪美国哥特文学与杂志文学市场研究”。 


题目:历史主义视角下的叙事研究:以哥特文学中情感机制的历史演化为例

摘要:后结构主义叙事研究对语境因素的重视似乎为叙事学与历史主义、文化研究等方向的融合创造了新的可能性,但如何将形式视角与历史文化视角有机结合,以达成对叙事形式以及历史文化语境的新认识又成为了这一阶段的叙事研究者面临的新课题。发言以哥特文学为例,探讨这一文类中调动读者情感的叙事机制如何随历史文化语境的变化而不断演化,进而推动了整个文类的进化,以此说明将历史主义视角融入对叙述手段的考察中,实现对叙述手段历史变迁的研究,能够成为我们融合以上两种研究思路的有效路径之一。

 

地址:中国上海东川路800号9001cc金沙首页闵行校区杨咏曼楼

  邮编:200240  网址:http:

​​​​​​​ 电话:021-34205664 (党政办公室)  021-34204723(教学科研办公室)

Copyright @ 2017 金沙9001cc 以诚为本-Official website NO.1 All Rights Reserved 旧版网站